后羿 (夏朝)

后羿 (夏朝)

此条目的主題是夏朝君主。关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,請見「后羿 (神话人物)」。

后羿統治約1年 (約前1916年-約前1915年)出生約前1998年逝世約前1940年年號無谥号無庙号無政权有窮氏(“窮”的本字是“𥨪”)父親不詳母親不詳

后羿(約前1998年—前1940年),《左傳》稱夷羿,有窮氏首領,善于射箭。祖先在帝喾时代之前,世代为射正。帝喾时,被赐以彤弓素矢,为帝司射,封在鉏,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

據說是在他五歲時,在前去山中時與父母失散,被楚狐父所養並傳授給他[1],而且他的左手臂比右手臂還要長些。[2]到了二十歲時便離開山中。在途中遇見射箭高手吳賀,並漫遊到北方。有次吳賀要求后羿射麻雀的左眼,卻射中了右眼,后羿為此念念不忘。[3]

后羿流放了太康,立了太康之弟仲康,又替代了夏王控制夏王朝的中樞[4],消滅了不服從他的伯封。並收留了伯明氏之子寒浞而重用他。最後寒浞收買並培植黨羽和勢力,在一次后羿打獵回國時,寒浞發動政變而后羿被殺。寒浞將后羿烹殺,並要后羿的兒子吃。后羿兒子不肯,便被綁到窮門殺害。[5]

先秦記載中大多並沒有區分射日的羿和統治者后羿,但由於周朝出現此人為尧時人和夏朝人的兩种說法,因此出現此為兩人的說法:《荀子·儒教篇》中说:“羿者,天下之善射者也”。而许慎更進一步認爲:“羿,尧时射官,非有穷后羿也”。一说射日者名平羿,而夏时的后羿为有穷氏,因善于射箭,自比平羿,而名后羿(「后」是上古統治者的一種稱號)。但至今民間神話傳說中仍將兩個人物作爲一個對待,射日的傳說通稱“后羿射日”。

参考文献[编辑]

^ 宋罗泌《路史·后世十三·夷羿传》:“夷羿有穷氏,……五岁得法于山中,传楚狐父之道。”注引《括地象》云:“羿五岁,父母与之入山,处之木下,以待蝉鸣。还欲取之,而群蝉俱鸣,遂捐而去。羿为山间所养,年二十,习于弓矢仰天叹曰:‘我将射四方,矢至吾门止。’因捍即射,矢靡地,截草径,至羿之门,乃随矢去”。

^ 《淮南子·修务篇》:“羿左臂修而善射”。

^ 《文選》鮑明遠〈擬古〉注引《帝王世紀》:“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,贺使羿射雀,羿曰:生之乎?杀之乎?贺曰:‘射其左目。’羿引弓射之,误中右目。羿仰首而愧,终身不忘。”

^ 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自鉏迁于穷石,因夏民以代夏政。”

^ 見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。

查论编夏朝君主世系禹 → 启 → 太康 → 中康 → 相 → (羿 → 寒浞) → 少康 → 杼 → 槐 → 芒 → 泄 → 不降 → 扃 → 廑 → 孔甲 → 皋 → 发 → 桀三皇五帝 → 夏 → 商 → 周 → 秦 → 汉 → 三国 → 晋 / 十六国 → 北魏 / 南朝 – 北齐 – 北周 → 隋 → 唐 → 五代 – 十國 → 宋 / 西夏 / 辽 / 金 → 元 → 明 → 清 → 民国 / 人民共和国

查论编夏朝历史事件鲧禹治水 · 涂山之会 · 禹划九州 · 禹伐三苗 · 伯益讓國 · 皋陶作刑 · 钧台之享 · 甘之战 · 太康失國 · 后羿代夏 · 寒浞夺位 · 寒澆東征 · 少康中興 · 江東之戰 · 老丘之盟 · 六君之亂 · 不降西征 · 夏扃南巡 · 孔甲乱政 · 夏發伐方 · 夏桀北伐 · 鸣条之战其他

夏朝君主列表

夏朝君主世系图

中國歷史事件

傳疑時代 → 夏朝 → 商朝 → 西周 → 東周(春秋 → 戰國) → 秦朝 → 漢朝 → 三國 → 晉朝/十六國 → 南北朝 → 隋朝 → 唐朝 → 五代十國 → 宋朝/遼金夏 → 元朝 → 明朝 → 清朝 → 中華民國 → 中華民國/中华人民共和国

相关推荐

西瓜视频下载的视频在哪里,存储路径:下载文件位置指南
【评价晒单】我在美囤购买了日本进口 啾啾CHUCHU标准口径硅胶奶嘴1个
2024全网最详细linux安装(保姆级,超详细,图文并茂)

友情链接